本文速读:
-
世界前100的汽车供应商中,中国只有一家公司上榜。
-
全球汽车零件市场几乎被德国、美国、日本的供应商瓜分。
-
仅少数超大型供应商能与整车厂平起平坐。然而,许多默默无闻的中小型供应商凭借研发实力,在业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。
-
竞争压力使得整车厂走向全球市场,间接为供应商打开了新市场的大门。
-
整车厂不断增加研发及生产外包,借此,供应商得以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-
出于对利益的追求,供应商频繁地采用非常规手段,操纵零件价格。
汽车行业中,如果说整车厂是在把汽车最终“组装”起来并交付客户的话,那么,供应商则是真正在“制造”汽车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,一辆汽车中约80%的零件由供应商制造,这个比率还将继续上升。今后,供应商在汽车产业链中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。
全球大型和中小型顶尖汽车供应商
2014年的世界Top 100汽车供应商名单列出了那些规模庞大、可以与整车厂平起平坐的超大型供应商。德国大陆集团(Continental)在2014年实现了345亿欧元的营业额,稳坐世界第一的交椅。其他前4名的位置分别被德国的博世(Bosch)、加拿大的马格纳(Magna)、日本的电装(Denso)和韩国的现代MOBIS(Hyundai MOBIS)占去。
2014年下半年时,德国采埃孚公司(ZF)以巨资兼并美国TRW Automotive公司,从而跻身全球第三大供应商1。由此,前五名的位置被德国抢去三席。继续读这份Top 100供应商名单的话,可以看出,世界上的供应商市场几乎被德国、美国、日本等汽车大国公司瓜分。中国只有一家公司——潍柴动力——出现在这份名单中,以91亿欧元的年营业额排名全球第22位。

德国Kiekert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锁系统 | 图片@Kiekert
另一方面,很多中小型供应商的名字虽然在媒体中很少出现,却在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2012年,德国Kiekert公司被中国凌云工业集团收购2时,是我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。当时不以为然,以为Kiekert是中国公司在欧洲的大举采购潮中一家不显眼的小企业。读过资料后才知道,这家公司是今天汽车中控锁(Zentralverriegelung)系统的发明者,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控锁供应商,在欧洲、北美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。
很多像Kiekert这样的中小型供应商都隐藏于整车厂的背后,默默无闻,但在他们主导的领域,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。